English

古村落缘何如此受宠

2001-03-02 来源:光明日报 孙明泉 我有话说

提起国内的风景名胜,以往人们想到的多是黄山、泰山、九寨沟、张家界等名山大川,而如今,不少人还会向你列出一批“土得掉渣”的古村落,如周庄、同里、西递、宏村、苍坡、豫章……前不久大洋彼岸传来喜讯:西递、宏村两大皖南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一时间,游人如织,旅舍告急,没去过古村镇的旅游爱好者也在盘算着何日成行。在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古村落为何如此受宠?

典雅古朴引人入胜

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古村落多为明清古民居。这些古村落大多依山傍水,宁静淡远,但又因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风情。

苏南一带的古村落多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的特色:聚落空间多随河流两侧排列,随水系自由曲折;小河上有各具形态的木桥或石桥;民宅临水而建,水巷中有小船穿梭。“家家临水,户户瞰波”的水乡周庄是其典型代表;浙西的古村落:民居青瓦白墙、木板面和乱石墙裙不加修饰地组合在一起,是那么和谐、宜人和亲切,其韵味远非色调统一的近现代民居所能替代;岭南的古村落:村口多有一棵大树,树后多有个小土地庙,周围还通常有宗祠和戏台,村内挖有水池,民居周围遍种芭蕉和翠竹;湘西的古村落:依山而建,建筑物沿山坡依次向上排列,错落有致,有拾级而上的村道,富有特色的马头墙,民居随地形起伏。或者缘水而建,村落沿河呈带状分布,村内有众多小桥以及临河的吊脚楼,整个村落与周围的群山组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赣北的古村落:古树苍老的枝杆被雨水浸泡成深黛色,透过沉沉云霭,淅淅沥沥的淫雨像雾一般,将小村化作一幅烟雨空灵的水墨画卷;皖南古村落最富园林意境,以黟县“村势舟航似,高高建两桅”的西递村、“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的宏村最为典型。宏村目前仍有150余幢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历经400多年的参天古木,有藏身于高墙深院的百年牡丹,有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民间故宫”承志堂、敬修堂,有气度恢宏、古朴宽敞的乐贤堂、三立堂,还有清代修建的“南湖书院”,更有绕家穿户、贯通月沼和南湖的古水利系统,都让人陶醉其间,留连忘返。这些古村落如今已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它们似出土的古鼎般时时散发出一股诱人的古文明韵味。

中国古村落中除了那些依然鲜活的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外,别有情致的传统制造加工活动(如烹调、舂米、编织、雕刻等)、传统服饰、传统家具、民间工艺品、圣庙、宗祠、礼仪等有形文化活动,以及世代相传的神话、民俗、民歌、民间舞蹈、口头传说、宗教信仰等,也都是极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者。

景文结合诗意盎然

中国古村落的建筑在适应地理环境、适应当地风土人情习俗、满足生存需要诸方面显示出无比的机巧、智慧,极富地方特色和灵动之气;村寨布局、道路设置、建筑规制中蕴含着丰富鲜活的营造理论、设计方法。例如浙西一些历史悠久的文化村落景观布局极富文化创意,进村口的地方有寨门、寨墙、歇荫树、歇脚亭,周围还有文笔峰、文笔塔等,其中,楠溪江畔的苍坡村的布局呈“文房四宝”形状,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中国古村落建设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划师,如果说有的话,也多是当地的文人或亲近文人的富商。他们在村落建设中,比较注意将中国园林建筑手法用于村落布局及环境完善。如园林借景方面,它们远借园外村外的自然山水,使居住者足不出园,便“悠然见南山”;邻借别人家的景色,一般是通过漏窗和矮墙,将邻家的佳景“引”进来,使视野所及皆有天然之趣。另外,中国古代的一些“文人”或准文人,多喜欢在住宅、祠堂等建筑内外张贴对联、题写匾额、摆设诗屏字画,或为本村的景点命名,将文字引入村落环境设计。借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话,那就是:“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所以动人景观处多有佳联妙对相映衬,一些古村都有自已的“八景”、“十景”。如周庄八景为全福晓钟、指归春望、钵亭夕照、蚬江渔唱、南湖秋月、庄田落雁、急水扬帆、东庄积雪等。这些点睛之笔均极富诗意,让观光旅游者不免心仪沉醉。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曾几何时,一位国际著名的建筑大师声称住宅就是“住人的机器”,各地城镇无数“水泥丛林”的出现与此不无关联。而如今,“冰冷的房子”已令人生厌,人们对居住景观需求和生态需求前所未有地强烈。中国古村落之所以能被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所广泛接受,其深层原因在于它独有的生态、形态和情态“三位一体”的协调统一,满足了人们的景观需求和生态需求,让人置身其中感到一种回归自然的惬意。

学者指出,古村落民居建筑的生态意义在于它“顺应自然,为我所用”或是“改造自然,加以补偿”,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而不是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它的形态意义在于因地制宜地将建筑环境、空间和造型上的内和外、虚与实、动和静、奇和正、简和繁、私密和公共等做到对立统一,强调和谐、秩序和韵律;它的情态意义在于人与建筑、与环境交流着情感,群落或单体都会使人触发聚合感、归宿感、安全感、亲切感、秩序感、领域感等,人在此能感而生情,使建筑突破了物质技术乃至功能的范畴,进入人情和心理的境界。

中国古村落独特的地理选址、合理的村落组景、典雅古朴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与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优美动人的山水风光、纯朴雅致的民族风情融为一体,让那些深受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之累的当代都市人,或那些走遍了历史名城和名山大川的旅游爱好者由此进入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古老空间,“小桥、流水、人家”是那样的恬静和纯朴,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